简介
本书为北大历史学系教授赵世瑜的最新著作。作者认为“富饶的文献与‘贫瘠’的田野”是传统江南史研究不太注重田野观察的两大原因。尽管江南的传世文献十分丰富,但主要是代表士绅意识形态的文献。实际上,作为田野观察对象的生活世界(人的思想、活动与行为)从来不会“贫瘠”,但对于跨时间观察的历史田野来说,如今历史地图上看到的水乡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。由于江南地区的“发达”与“现代性”,我们不太清楚宋元,甚至明代江南人从水乡到陆地的生活世界的样态。本书聚焦于东山地区的聚落开发。东山、西山原隶属于苏州吴县,乾隆之后归太湖厅管辖。这里的渔民陆续陆居的过程在江南的不同时空中多有发生。雍正二年在直隶总督李维钧的奏请下,刘猛将因被视作驱蝗之神祇而被列为国家正祀,这恰恰反映了水上人由渔业向农业的转化。于江南而言,东山作为一座岛屿自有其地理特殊性,但与江南地区水乡成陆的过程应是基本一致的。在此基础上,应该能够重新讨论考虑滨岛敦俊的江南无宗族的观点,以及吴滔对宋元时期江南市镇产生机制的思考。当下东山地区遗留的仪式传统是对传统的追忆,而洞庭东山的社会结构过程则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宋元江南史的模型。